首页

国内女王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8 19:47:13 作者:张桂梅把心爱的“宝贝”,捐给了国家博物馆! 浏览量:57327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李纯)“这次竞赛达到了‘以赛促练’的目的,提升了我的流调技能和理论水平。”走下赛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管理部主管医师韩扬对记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弥补短板,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

  为期两天的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29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6名流调能手同场竞技,最终决出个人前三名、团体前三名等多个奖项。这也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自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国家级竞赛。

  流调能力是疾控机构的关键核心能力,在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视为疾控系统的“看家本领”。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从情景模拟到真实案例,从单兵作战到多人协作,这次竞赛既是对全国疾控系统流调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难得的大练兵。

  “本次竞赛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一个现场流行病学专业工作者的职业技能。”谈及竞赛内容设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负责人、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主任马会来介绍说,本次竞赛考核内容十分全面,涉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分析、评估、处置的相关法律规范、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诸多方面。

  在29日进行的团体赛中,来自湖北省、山东省、浙江省、北京市等8个省份的参赛队展开了一场近两个小时的角逐,其中一道以2003年非典疫情为背景的多选题难住了所有选手。疾控专家随即进行现场点评,分析如何判断疾病在潜伏期的传染性。

  “之前我们见到的多是个别的病例,来判断潜伏期。像试题中这种上百个病例的情况,我们之前很少见到,需要现场来判断。”韩扬告诉记者,本次竞赛开始前,主办方向各省份的疾控中心下发了训练题库。而在当天的团体赛中,虽然有些类型曾在题库中出现,但每一道竞赛题目的内容都是新的。

  考核试题实用也是此次竞赛设置的特点之一。马会来说,以近二十年来非典、甲流等真实案例为背景设置问题,贴近实战、启发思考,体现了“以赛促练”的目的。考题类型也是多种多样,考察参赛选手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28日下午的现场流调技能实操考核中,由群众演员扮演的病例给参赛选手们设置了许多人为障碍,比如不愿配合调查、不说实话、回答不能聚焦主要问题等。韩扬也表示,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形,竞赛内容很贴合实际。

  “以赛促用”也是本次竞赛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全国疾控系统在练兵中增强实战本领,努力缩短从“赛场”到“战场”的距离。

  “虽然我们努力将竞赛内容设置贴近实战,但是竞赛与真正的疫情现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马会来直言,提升从“赛场”到“战场”的转换和适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疫情发生时临危不乱,给出科学、及时、有效的防控建议。做到这一点,需要开展专业化培训和实践锻炼。

  韩扬也告诉记者,参加此次流调技能竞赛让自己的理论、技能水平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也发现了一些短板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弥补短板,继续提高个人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将参赛的收获与全省同仁们交流分享,助力提高疾控水平。(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内蒙古:近3000只风筝空中“争奇斗艳”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3月26日,就此事联系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从相关工作人员获悉,2023年10月,闻堰地铁站发现疑似地下文物。2024年1月,考古人员进驻该区域,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古工作。目前考古工作仍处在初步勘探阶段,还不能完全确定其性质。因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希望,公众能给考古工作再多一些时间,考古人员会尽快完成考古勘探工作。(完)

四川宜宾发布首份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令 9条“禁令”保护“曲水流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强调,中国语言学家要具备世界眼光,了解人类语言的多样性,拓宽和加深对世界的了解。他认为了解世界和文化自信是一体两面的,并呼吁重视语言问题在文明沟通中的重要性。

内蒙古小镇父子的移动“星空影院”

  (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及学科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体现创新性和学科特色,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潜能。

秋日闯进甘肃临泽的油画世界

郎秋平是书法班的首批学员,现在她已经成了班上的尖子生。“我几乎天天练,一天不练就过不去心里这关。”郎秋平说,哪怕是春节假期,她也没落下过练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